阅读:17回复:0
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
冷浪平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部署的一项重大工程,其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形成一系列宝贵经验,实现了先进发展理念、科学工作方法和有效推进机制的有机结合,充分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独特而显著的治理优势,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鲜活教材。新征程上,我们要从政治和全局高度,总结提炼好、深化运用好“千万工程”经验,推动健全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的乡村振兴长效机制,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健全推动产业兴旺的长效机制。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破解发展难题,推动乡村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和人文优势不断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底线。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强化粮食安全责任和意识,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保护提高种粮抓粮积极性,全力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要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支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全过程监管与多主体管护,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护,优化农业科技创新产业布局,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和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着力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围绕做好“土特产”文章,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推动乡村文旅深度融合,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产品生产和初加工、精深加工协同发展,对农产品加工业进行优化升级,健全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推动农村流通高质量发展。 健全推动生态宜居的长效机制。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化人居环境整治,促进农村人居环境、自然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改善和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有效配套。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因地制宜推进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和农村改厕,实现村容村貌整体提升,建立健全整治和管护长效机制。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注重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加快乡村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和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加快补齐农村饮水、道路、住房安全等基础设施短板,深入推进农村供水工程体系、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四好农村路”建设,持续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持续发力,聚焦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着力提高农村养老、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质量,创新公共服务投入、建设、运行管护机制。 健全推动乡风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涵养文明乡风,深入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强化村规民约激励约束功能,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头作用,推进高价彩礼、大操大办、散埋乱葬等陈规陋习综合治理,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繁荣乡村文化,增强乡村居民的文化自信,传承弘扬、创新发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和乡村文化产业品牌建设,推动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要素有机结合,健全乡村文化制度体系。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民的生产生活、生态建设、文化娱乐、休闲体验,贯穿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各领域、诸环节、全过程,实现具体化、形象化、日常化、生活化。建设平安法治乡村,增强农民法律意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排查预警、多元化解机制。 健全推动治理有效的长效机制。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面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创新乡村治理机制,不断提升治理效能。完善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体系,健全党领导农村工作体制机制,坚持党建引领、大抓基层导向,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和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四下基层”制度,健全县乡村三级联动争创先进、整顿后进机制。加强农村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新乡贤制度化,按照“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原则建设乡村治理共同体,形成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乡村治理新格局。运用科技赋能乡村治理转型,着力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技术与乡村治理深度融合,打造数字化基层治理平台,提升乡村治理精细化水平。 健全推动生活富裕的长效机制。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城乡融合推进乡村发展,为农村居民提供多种类型就地就近就业与增收机会。落实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压紧压实防返贫工作责任,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防返贫监测与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构建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健全城乡要素双向合理流动体制机制、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体制机制和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发展。构建促进农民稳定增收长效机制,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强化乡村产业发展联农带农作用,让农民通过发展产业、转移就业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
|